文❤石珍光整理
“梅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据《宋史·梅山峒》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今湖南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即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二水之间成西南—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雪峰山区。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而其腹地,则是指湘中、资水中游,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包括今之安化、新化两县、冷水江市及涟源市、新邵、隆回、洞口县部分地区,绥宁则为梅山口。境内山峦重叠,溪谷纵横。宋·吴居厚作《梅山绝句》,云:“连云绝壁山无路,溅石潺湲水有花。试问昔时畲粟麦,何如今日种桑麻。”
古梅山是一个森林茂盛、气候湿润、交通阴塞的山地。梅山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巫文化,发源于湘中,流传于西南各省区,是1500多年前的土著部落——“梅山峒蛮”在特殊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地域文化。古梅山文化没有文字,峒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反映生活、记事传书,甚至宗教教义都用歌谣表现,其时间概念约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蔡煜、章惇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均有意往这里移民,梅山地区逐渐成为汉、苗、瑶、土家等多民族杂居之地。900多年来,深厚悠远的土著文化和历代移民带进来的外地文化不断整合、交融、同化,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新梅山文化。
一个地方的根本和灵魂在于文化,地方文化的精魂和标识在于精神。地域精神是一个地方人们共同的文化内核、价值观念和心理导向,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参与传承、民俗活动的教化培育、民俗风情的客观反映。新梅山文化是当代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宝庆文化的主要祖源文化。
报喜歌
喜鹊喳喳进了宅,早报喜晚报财。
晌午饭有客来。
诞生歌
怀胎十月小阳春,娃娃要降生。
丈夫你站开,婆婆子你拢身。
祝愿谣
天黄地绿,小儿夜哭。
君子念过,睡到日出。
童 谣
一
花儿朵朵,姨娘爱我。
我要回去,花狗咬我。
二
十二月,落大雪,背起包袱上湖北。
湖北有个好堂客,打起胭脂水红色,
不打胭脂也看得。
儿 歌
一
麻雀崽,尾巴长,讨了婆娘冒认娘。
娘是路边草,婆娘就是宽心宝。
娘要钱,嘴喳喳,婆娘要钱把大把。
二
娘说话,当放屁,媳妇说话当唱戏。
娘说要吃糖烧饼,一个白眼丢过去。
媳妇说要吃鲜梨,清早起床去赶集。
揩掉灰,削掉皮,口口喂进媳妇嘴。
扯谎歌
一
扯谎哥,扯谎哥,扯起谎来冇得多。
哥哥十五我十六,妈妈生哥哥,
我端毛米粥。
二
说扯谎,就扯谎, 三十晚上大月亮。
小偷来偷大牯牛, 背起牯牛走下楼,
聋子听到哒,瞎子看见哒,
哑巴一声喊,瘫子就开赶。
过年歌
二十一,莫着急;二十二,上街去;
二十三,萝卜担;二十四,敬灶司;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推糯谷;
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做糍粑;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摆碟碟。
拜年歌
一
拜年拜年,粑粑向前。
进屋两拜,粑粑两块。
屁股两拱,花生两捧。
二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
初五初六同年嫂,初七初八伙计娘。
劝世歌
一
苦口良言劝世人,做事切莫起黑心。
起心害人终害己,明有官府暗有神。
二
家有黄金千万两,养子不如进学堂。
人家都说黄金贵,书比黄金贵十分。
上梁歌
一
此木生来本姓梁,聚得星辰日月光。
今日鲁班请你去,要为主东造华堂。
华堂造就千年福,子孙发达万代昌。
二
修房石工先行官,吉日来把墙脚安。
玉石打底金盖面,修座华堂宽又宽。
新修华堂喜洋洋,手拿金鸡点木梁。
今日我来把梁上,紫微高照吉四方。
洞房歌
一
牛郎织女隔道河,喜鹊成桥渡情哥。
今天得到团圆日,永久夫妻不分开。
二
太阳一出红似火,幸福人家喜事多。
绣花帐子高高挂,十彩被子铺满床。
鸳鸯枕头床上放,绫罗绸缎装满箱。
回门歌
一
女走娘家,脚踩棉花。
女走婆家,眼泪婆娑。
二
麻雀崽,尾巴长。打鼓子,嫁姑娘。
去时梅花开,归时梅子黄。
伸手摘个梅子尝,眼泪汪汪记得娘。
挽 歌
一
哀乐声声饯送行,车辆载道赴佳城。
挽轴纷纷蔽天日,孝服麻衣结队群。
送亲归葬龙山后,英灵默佑后继荣。
二
旧时今日同台食,今时今世两分开。
我在阳间来叫你,千言万语叫你转返来。
你在阴间要保重,保佑儿孙寿丁财。
保佑内外家宅常兴旺,无灾无难各平安。
今日离别难见面,此后永远不相逢。
妻儿为你多牵挂,相逢只有南柯一梦中。
资江船歌
一
驾船要驾毛板船,骑风斩浪起云天。
一声号子山河动,四把木挠是神鞭。
船打滩心民不悔,艄公葬水不怨天。
船到汉口把钱洗,花花银子落褡裢。
今生许下心头愿,来生转世再撑船。
二
养女莫嫁驾船郎,河风吹老少年郎。
穿烂几多新草鞋,睡了几多无脚床。
一年穿烂三年衣,三年没睡一年妻。
放排歌
一
那扎妹子真漂亮,何不跟我下汉阳。
有吃有穿又快活呀,给我洗衣弄饭作婆娘!
二
放排的伢子你莫想,大姐我今日不得闲。
等到哪天有了空,棒棰棒棒叫你尝!
秧 歌
一
谷雨潇潇间,插秧阵阵忙。
秧歌唱不尽,美音传四方。
一句一棵苗,稻禾棵棵壮。
二
村夫担绿衣,村姑唱时尚。
春风拂秧绿,声声把歌放。
插田歌
一
呷了口饭就下田,莫在家中守姣莲。
插田扮禾含饭走,耽误一天是一年。
二
细雨纷飞四月天,农家处处插春田。
情姐送茶看花眼,退步原来是向前。
打禾歌
一
清水池塘洗手巾,眼泪滴下水样清。
别人问我哭什么?丈夫年老我年轻。
二
八月打禾真打禾,郎掮戽桶妹担箩。
过路君子莫笑我,丈夫年老莫奈何。
挖土歌
一
开茅山哟挖荒土,锣鼓声引挥锄头。
一槌鼓响一锄土,男男女女忙不休。
情哥喊情妹,情妹喊“加油”。
情妹喊情哥,情哥劲更足。
二
不怕头上太阳晒,不怕汗流衣湿透。
不怕手上磨硬茧,不怕荆棘刺皮肉。
山里人是硬骨头,艰苦劳作眉不皱。
指望荒山结硕果,来年衣食不用愁。
砍柴歌
一
郎也乖来姐也乖,二人相约去砍柴。
郎在门外敲扦担,姐在房中换绣鞋。
冲里有个磨刀石,慢慢磨刀等姐来。
二
砍柴少年你莫慌,太阳落山有月光。
走了月光有星子,走了星子大天光。
采茶歌
一
青钱柳,天上没有黄桑有。
采得嫩叶做成茶,
喝上一口九十九。
二
高山摘茶蔸一蔸,底下摘茶落包头。
谷芽子落地想白米,棉花籽落地想衣穿。
来源:新邵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