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生活质量
推进棚户区改造,解决棚改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是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内容。
邵阳市各级各相关部门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
市创文办先后组织各区及商务、教育、住建、银监、卫健等单位部门召开街道办、社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学校、居民小区、建筑工地、银行、医院等点位建设现场观摩会20余场次,以点带面推动全市38个类别700多个点位逐步达标。
每季度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点评调度会,用电视专题片曝光我市存在的公共交通秩序不良、环境卫生不佳等短板,部署开展公共交通秩序、背街小巷和社区小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等1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按照“一单五制”(即问题清单,督办制、交办制、通报制、整改制、销号制)的要求进行督查督促落实,现场交办事项100余项,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
同时,市本级还建立了青少年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面改变了市区群众的生活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优良环境。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时代公园、西苑公园、紫薇博览园、爱莲文化广场等一批城市大型公园绿地相继竣工投入使用,社区小游园、城市花岛、花墙、花桥、花带等绿化景观层出不穷。
城市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88%以上,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近年来,樟树垅社区通过强基础、听民情等举措,赢得居民好评。
社区积极打造15分钟生活圈,强化基础设施、活跃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拓展社区服务。
居民还自发组织起了腰鼓队、篮球队、书画组、乒乓球队、交际舞队、太极拳队等文化团体,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和比赛。
而这样的生活,对于邵阳来说,已经成为常态。
当下的邵阳,市民已经开始真正享受到文明创建工作给生活质量带来的变化。
编织安全网络 维护社会稳定
看到快警,老百姓心安;
有了快警,社会更平安。
”谈起“邵阳快警”,邵阳市民无不由衷赞叹道。
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城区5分钟……如今,在邵阳市大街小巷,由“邵阳快警”铸造的“135快速反应圈”让百姓津津乐道。
“邵阳快警”模式,被省政府列为2019年全省重点工作,并于今年7月13日写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三湘四水开花结果。
市级监控联网平台实现了与市综治网格化平台及市快警平台的对接。
“雪亮工程”联网建设,在各领域深化了视频监控联网应用。
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做到了市、县(市)城区监控全覆盖。
摄像机建设完成数量排名全省第三。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来全市公安系统利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侦破各类刑事治安案件3000余起,服务群众1000余次。
先后破获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有效打击了“黄赌毒”违法犯罪。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共打掉涉黑组织8个,打掉涉恶团伙138个,其中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2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63起,刑拘犯罪嫌疑人1149人。
优化公共服务 保障民生福祉
今年来,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邵阳市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补齐服务短板,服务窗口紧贴为民主题、拓宽服务路径、延伸服务链条,推出主动服务、延时服务、电话预约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全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达到38961张,千人床位数为5.34张;
医师数16294人,护士数18978人,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群众撑起坚实的“健康伞”。
全市国民教育总体规模居湘中湘西南第1位。
截至2019年秋季开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3170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高中75所,中等职业学校64所,初中392所,特殊学校10所,小学1036所,幼儿园1589所。
2019年通过新建、改扩建、整合资源办学、校内校际分流等途径,新增学位58523个,消除大班额2657个。
邵阳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架设了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市民李先生曾通过热线反映了交通不文明行为现象。
市交警、交通部门积极行动,今年补充完善标志牌360余块,施划停车泊位700余个,增补交通标线39000多平方,完善14个道路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优化交通信号灯控路口26个。
在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同时,每周五“文明劝导日”组织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
当12345服务热线人员将这个情况反馈了李先生后,他由衷地点赞。
今年邵阳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化社会保障、人才人事、绩效评估三大改革,坚持保障民生和服务发展相结合,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邵阳启动2019年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冬季攻坚行动,这让为这座城市建设奉献了汗水和智慧的农民工倍感温暖。
和谐人际关系 增添城市温情
7月6日,邵阳市首届社区邻居节在大祥区启动,这是邵阳市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上推出的又一具有邵阳特色的活动。
社区邻居节10月28日在北塔区资枣社区结束,历时四个多月中,全市共有107个社区举办了不同内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邻居节活动,直接参与人员超过20万人次。
随着邻居节的开展,邻里之间的好故事不断涌现:
白洲社区洪艳妮与行动不便的婆婆何国英,四十年情深胜母女;
槐树社区邻里之间举办家庭厨艺展示,大家带上锅碗瓢盆和食物原材料同做饭菜共进美食……
平常大家都忙于工作,这样的邻里活动既促进邻里交流,增进了邻里友谊,又增强了桃园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希望社区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
今年来,邵阳市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进市民之间互信,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形象。
11月份,漫步在大祥区红旗路、东风路街头,“诚信经营示范街”的牌匾、“诚信文明经营公约”映入眼帘,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和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
在红旗路一家服装店,市民刘女士说:
“产品质量好,店里服务也好……”随着邵阳市诚信教育不断深化,不仅是商场,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都在提升。
活动吸引了32支来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祥、双清、北塔、邵阳经开区的代表队参赛。
赛事对语言礼仪、仪容仪表等方面评判,既考察个人素养,也考察团队的整体形象,在全市掀起了市民讲文明知礼仪的新风尚。
今年以社区为依托,以校外心理辅导站为主阵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阳光成长”,心理辅导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市、县两级建立13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为9597个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帮助1672个家庭挽救婚姻。
在市民政局设立反家暴庇护所,开展反家暴培训5期1000余人次,今年已为11名妇女提供庇护。
全市2189名残疾儿童纳入低保保障;
救助弃婴4名;
救助未成年人88人次,集中收养安置58名。
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文明人
让邵阳更加美丽、幸福
来源:邵阳文明网 作者:程懿 阮明湘 编辑:陈星
本网站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