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
老物件都慢慢消失
卤菜、麦芽糖、猪血丸子……
这些东西只留在回忆里
这将是多可怕的事情
这些邵阳非遗传统工艺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
让在场的小伙伴们都赞不绝口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传统工艺吧~

将碎豆腐、肉丁和猪血使劲揉一会儿,待到肉丁和豆腐完全粘连,再用力捏成一个个椭圆形的丸子。
逐个将丸子外面粘上一层鲜猪血,平摆放在太阳下晒干,最后挂在灶上方用柴火的余热慢慢烘,烘干之后,就可以尝到一年里最想念的美味啦。

砂罐是一种古老的炊具,以前几乎每个邵阳人家里都有。
砂罐土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装炉时先在砂罐炉窑底部炉梯上压一层煤,然后装上成排的罐坯,最后在罐坯上盖上一个大窑盖,就开始点火烧炉。
大约20分钟后,工匠们用长钳把烧红的砂罐趁热夹出,放入一个地窖,盖上盖子,用锯木屑密封冷却后,一件件美观且实用的砂罐产品就做好啦。

洞口县古楼贡茶为确保茶叶品质,采茶时天气温度应控制在16~26摄氏度之间,并且坚持选摘雪峰山上生态茶园和野生茶树的优质春萌茶芽。
将鲜叶原料按一芽一叶的标准进行拣剔,在温度300摄氏度左右的炒锅中翻转腾挪,摊晾、杀青、揉捻、解块、杀二青、复揉、揉炒、整形、造型、烘干、提香、冷却、包装,一整套流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手工制茶毫是银灰色,避免了机械损伤,味道更加厚重、醇厚,经过反复揉搓在杯中立不起来,讲究的是顺应天道,万法自然,口感不一。
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后将糯米洗净后倒进锅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4小时,直至转化出汁液。而后滤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
食用时将其加热,再用两根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糖块拉至银白色,享受小时候黏牙的快乐。

在隆回山界,村民用甘蔗汁熬制红糖的历史已有300余年。直到今天,村民仍坚持用传统火烧铁锅煎熬制糖。
山界红糖熬制原料均为山界本地甘蔗,其甘蔗中氨基酸的含量远远高于同类产品。
制作红糖要经过榨汁、过滤、炒糖、打粑齿、分格等多道工序,这种土法制作的红糖没有经过精炼、脱色等现代工艺,因此红糖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几乎没有邵阳人是没有吃过卤菜的。武冈卤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是明、清两代皇家贡品,特色产业已有近千年发展史。
卤菜制作极其讲究,以大茴、小茴、桂皮等十几味名贵中药材为佐料,以豆制品、铜鹅、猪、牛肉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工艺,经浸泡蒸煮制作而成,达到色美味香,口感独特的效果。
提起卤菜,无一不口舌生津,欲大快朵颐。

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到成品,所有工序都在滩头当地完成。在滩头木版年画的工艺中,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均为滩头所独有,"开脸"也是有别于他处年画的独特技艺。
滩头木版年画制作工序独特,在年画印制之前,先在当地加工的土纸表面刷一层白粉,刷过白粉后的土纸在上色后色彩鲜明饱和,又显稳重。
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
保护非遗,人人有责。
让邵阳文化永久传承!
来源 | 邵阳新闻网 编辑 | 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