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东山寺
(晓寺钟声)

第74期
邵阳东山寺(晓寺钟声)
出题:刘登元
山寺晓钟为古邵阳八景之一。东山寺座落在昭陵西路至回栏街之间的东山上。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公元502~557年),历代皆为邵阳的佛教胜地,香火旺盛。后至太平兴国3年(公元978),城内太平巷之太平寺迁此,两寺合并,称太平兴国讲寺,简称东山寺。曾为聚僧讲经之地。
东山寺与东塔、北塔遥遥相对,与六岭隔水相望。寺踞城外街市中段,濒临资邵二水。特别是明嘉靖年间移县署“景泰铜钟"于寺内后,每当晨曦初露,钟声远播街巷闾里之间、资邵二水行舟之上,清脆悦耳,随风飘荡。故“山寺晓钟"成为当时的胜景而闻名宝庆。明兵部侍郎张同敞《东山寺》诗云:“古寺入风幽,村烟江水头。木疏钟磬落,入静雨花流。有客寻闲约,逢僧问静修。擎怀云到掌,醉为此山留"。此诗描绘了东山寺的绮丽景色。
东山寺是古城宝庆几千年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清晨钟声一响,唤醒了古城,唤醒了船帆,人们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这里还流传着不少的动人故事。
相传,宋嘉定年间,僧人全真遍访各地名山名寺,当他来到邵州,发现东山古树参天,景色郁然,寺庙清静庄严,非常适合清修。于是,他隐居于此,筑台修炼,每日诵读《法华经》。这样一晃多年,全真大师修成一代大德高僧,便决定离开此地,到外面传经渡人。农历六月初六,他临走时,留下袈裟一件、浴盆一个、朱履一双,有僧人不明其意,他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此地宜洗心读书,以后必将香火常旺,英才辈出。”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东山寺都要如期举行“晒衣会”,全真大师的袈裟、朱履用浴盆洗净晒干,僧侣们也纷纷晒衣,并一一登台讲经,同时还邀请戏班唱戏。“晒衣会”后,这里果然声名大震,香客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旺。据说,明清鼎盛时期,东山寺的僧侣超过500人。为此,方丈决定在山顶建一座灵光宝殿,但山高路陡,材料运费十分昂贵。怎么办呢?忽然,他看见树下一群蚂蚁排着队搬运食物。方丈迅速组织东山寺的所有和尚,排成半里路的长蛇阵,从山顶工地一直排到回栏街,再到码头,大家以手相递将建筑材料运送到了山顶,不仅省下了一笔不菲的搬运费,同时依靠团队力量,又快又好又省地建好了灵光宝殿。
寺庙每天的生活用水也是一道难题。有道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东山寺的和尚可不是这样,他们继续效仿“蚂蚁搬家”,和尚们排成长队,一手递装满水的桶,一手递空桶,很快就把水送到山顶寺庙厨房里。清晨,和尚们排着长队从河里取水,成了市民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人们将和尚取水的码头取名为“和尚码头”。
宋代迁郡学于东山,著名学者周敦颐(濂溪)先生曾到此讲学。明嘉靖31年(1552),湖南道参议杨逢春在东山寺创办东山书院。清康熙十一年(1672),宝庆知府李益阳又在该处创办希濂书院,后又将东山书院、希濂书院合并,更名为濂溪书院,并先后邀请萧光南、邓显鹤、邓湘皋等名家大儒任山长。该书院是湖南最早而又享有盛名的书院之一。东山书院、濂溪书院人才辈出,车万育、魏源等都是这里培育的杰出人才。
1952年,东山寺和濂溪书院被改为粮食仓库,后成粮食汽车队驻地,继尔又在此开办粮食学校,现已建为高档小区。山寺与钟声已不存在,但这里流传下来的故事仍然口口相传,我们只能凭藉那些美丽传说,去寻找曾经被岁月磨练过的点点印迹。
邵阳东山寺(晓寺钟声)
周玉清 北京
往事历沧桑,山寺钟声流韵古;
资江流日夜,水波晓色逐时新。
吕可夫 长沙
巍巍塔影托朝霞,每迎来东山浮日,古刹启扉,禅师升座,沙弥扫径;
袅袅钟声穿晓雾,尽唤醒邵水渔舟,资江客棹,街巷市尘,闾里炊烟。
马轶麟 隆回
资江融邵水 ,携佛刹禅声 ,郡庠琅诵 ,浩浩乎倾注洞庭, 惟唏天造犹存 , 人为何在?
古月照今尘, 映东山桂殿 ,西路兰宫 ,惶惶也谨敦龙裔 ,但愿阿房不再 , 史鉴常明。
萧伟群 隆回
古寺镇东山,缕缕钟声,唤醒昭陵千棹远;
灵光连北塔,融融春日,约来红杏万枝柔。
李海河 邵东
几杵晓钟,催醒船帆催醒梦;
千秋山寺,吟成记忆吟成诗。
陈建湘 市区
响景泰铜钟,施法雨禅音,东山曾列梵香阵;
忆濂溪书院,追清江逸事,北塔常怀古寺风。
朱振宙 武冈
物换星移,晨曦懒问钟声老;
和时丰岁,寺梦常萦六岭春。
彭端祥 市区
法雨无私,正觉双江,邀来水月清尘梦;
钟声有义,圆通两塔,悟破风云沐佛光。
吴灿 市区
钟声远去,香火消弥,东山古寺成传说;
倩影长留,春光耀起,旧地荒庠绘彩图。
黄黎明 市区
山寺晓钟何处觅?问全真朱履、灵光宝殿、和尚码头、濂溪书院、流水行舟,六岭无言,双清不语;
古城胜景历来多,看北塔神姿、玉宇琼楼、资江渔火、茂叔莲池、通衢广陌,诸君展笑,满目新妆!
【注】茂叔,指周敦颐。
陈立田 隆回
敲钟古寺醒春眠,晓色云开,好风拂绿双清岸;
拾级东山听院落,书声鼎沸,佳句吟红六岭霞。
邹长青 隆回
高僧妙法修灵殿;
宝寺晨钟唤古城。
唐宏涛 邵阳市
邵水长流,古寺青山留旧迹;
禅音远去,高楼大厦展新姿。
夏亦中 隆回
瑞彩耀东山,日出天际惊晓梦;
晨钟鸣古寺,声传浮世濯尘心。
胡智宇 隆回
山寺晓钟,隐约梵音传故事;
昭陵胜景,依稀法雨洗凡尘。
王丽君 大连
资水悠悠千棹远;
钟声阵阵百花香。
杨国安 市区
山寺晨钟,唤醒古城生活;
濂溪书院,吟成一域风情。
刘逊贤 隆回
古刹易功能,晨钟更替黉宫铎;
新城藏轶事,法雨掀开市井潮。
刘期瓒 隆回
效蚂蚁,运建材,千古流传佳话;
修庵堂,明哲理,万夫全靠齐心。
刘英杰 隆回
暮鼓响东山,扬六根清净,召回无数贪婪客;
晨钟传邵水,送八面梵音,惊醒几多醉梦人。
袁静林 隆回
云坐山头叩晓钟,佛鼓声声,借几缕清风论道;
客来寺里寻禅意,梵音阵阵,邀一轮明月听经。
萧慧 隆回
引来仙气东山寺;
敲响古钟资水帆。
段吉宏 隆回
东山何处寻,明月云:昨天签证蓬莱岛;
书院几时有,清风曰:今日挂牌伊甸园。
庞小青 隆回
东山塔影,古寺钟声,贝叶梵音臻佛德;
濂溪授道,书院传真,吟平咏仄蔚人文。
黄水花 隆回
慈云弥宝殿,古刹隐幽林,梵钟敲醒东山月;
立德破禅机,修身拈妙谛,群蚁搬开北塔门。
欧阳棠 长沙
叹灵光宝殿,和尚码头,物换星移钟磬杳;
追理学清音,濂溪书院,天翻地覆国家新。
欧阳立群 上海
千古梵音唤醒,沐宝殿灵光,蚂蚁微躯犹载道;
两江慧水滋繁,集书香地气,濂溪一脉总流芳。
段海容 澳大利亚悉尼
已逝东山成古话;
唯留明月照高楼。
朱永平 市区
朝圣情弥切,看双江远道奔来,扬波激浪长相汇;
感时境已迁,叹两塔痴心守望,暮鼓晨钟不再鸣。
陈湘迪 新宁
邀宝塔作邻居,晓寺钟声闻百里;
聘名流任山长,濂溪文脉足千秋。
刘芷晴 澳大利亚 悉尼
何找东山,高楼万丈春风下;
怎寻书院,明月三更闲话中。
罗乐洋 邵阳
晓寺钟声,音脆韵长醒俗世;
东山书院,地灵人杰育英才。
刘助长 隆回
山寺晓钟,无字天书含宇宙;
黉宫日课,古城地理蕴人文。
杨自重 武冈
塔影过江听梵语;
钟声穿树遏行云。
杨大强 隆回
山寺晓钟醒俗客,
烟村花雨醉神仙。
萧彩云 隆回
极目双清摇塔影;
回头古寺荡钟声。
邓集长 武冈
晨钟早唱双江和;
暮鼓迟敲两塔聆。
王汉华 市区
山寺晓钟成雅韵;
黉门遗稿振人文。
刘芙花 隆回
杳杳钟声迎暑色;
悠悠塔影挂斜阳。
钟曙光 武冈
晓钟鸣古寺,开雾破云,声声悦耳;
旭日耀东山,如诗似画,处处怡人。
徐峰 隆回
寺中钟响传千载;
天下名留唯一诗。
孙芬云 新邵
峰悬资水边,东山古树参天景;
宝聚灵光殿,晓寺钟声悟佛言。
彭献忠 邵东
胜景名山,陶醉许多骚客;
晨钟暮鼓,唤醒无限痴人。
刘述桃 洞口
阳台纵目,忆梵语穿云,惜山禅杳迹;
资水泛舟,闻诗声破雾,望宝塔凌空。
刘晓 邵阳县
观二水烟波,东山景色,钟声破晓扬帆远;
听千年故事,宝庆精神,书院遗风赋韵长。
袁盛远 隆回
书院难寻,此处沧桑空吊古;
东山犹在,如今盛况已超前。
卿笃和 隆回
山势西来,濂溪一脉;
江流东去,赧水余波。
罗宝田 隆回
沧海桑田,幽林书院成宜居大厦;
晓钟古寺,深巷茶楼听邈远奇闻。
禹高峰 武冈
东山寺内钟声远;
北岭空中塔影横。
汤耀文 株洲
钟声吹澹月;
竹气隐丹霞。
周述科 隆回
山寺钟声随雾散;
濂溪故事逐流长。
袁小红 隆回
学楼匿影书香远;
钟寺销形信士寒。
曾霄汉 隆回
再起风声言古刹;
常闻药气道今生。
彭平衡 邵东
晓寺钟声惊月醒;
袈裟故事醉风吟。
林庚岁 邵东
山寺钟声今远去;
资江月影又重来。
刘可夫 洞口
古寺钟声开晓境;
长亭月色寄春心。
欧阳日初 隆回
云绕钟声重讲古;
风生书气一凭栏。
丁华 隆回
山径水流开画景;
寺垣钟远隐诗风。
曾华 隆回
暑作又寒耕,寺院晨钟成韵事;
勤学加巧讲,文人墨客铸丰碑。
(新声)
庞祥信 隆回
山寺晓钟长作古;
雅儒书院永流芳。
曾专文 隆回
敦颐曾讲学,闻晓寺清音,心明性静;
宝地又逢春,养东山秀水,鲤跃龙腾。
刘期祺 隆回
晨钟音带廉溪韵;
宝刹财赢邵水商。
欧阳佑春 市区
梦中古寺入风幽,见儒读僧修,暮鼓晨钟开境界;
望里新楼随雨净,叹梵消禅隐,红墙绿树礼濂溪。
袁兴玉 隆回
佛地灵光,信客纷纷至;
东山古寺,梵音袅袅传。
尹国忠 市区
山钟拂晓催城醒;
僧侣接龙效蚁忙。
金菊生 市区
晓钟临水余声绕;
古寺和云曙色开。
黄灿明 市区
俯瞰资江,翠树参天,东山古寺传钟韵,景色今何在?
雄观浩宇,新楼拔地,南宛明窗奏笛声,风光此处存。
陈冠雄 市区
古寺晓钟,敲醒雪峰山水千年绿;
名师书院,撑开宝庆文风万代红。
陈梓初 市区
昔日庵堂,暮鼓晨钟,尼僧方丈,打卦抽签施法雨;
后来振铎,名师贤士,翰墨笔功,传知解惑毓英才。
姚作意 市区
古寺钟声,消逝于琼楼壮境;
新城国韵,繁荣了硕果奇葩。
傅家骥 市区
问双河碧水,六岭春花,可曾闻晓寺钟声穿树去;
听万木欢禽,一街笑语,皆笃信蓬乡紫气过江来。
简徽 市区
江枫漁火,浆影依存,叹古寺仙踪远去;
六岭春花,景光犹在,看双江碧水徐来。
程显武 市区
日映双江钟罄远,
风吟六岭景光新。
李高松 市区
曾香火连绵,山寺钟声迎远客;
今高楼耸立,邸园春色醉黎民。
傅翠兰 市区
古寺晨钟,穿市过江,余韵悠悠惊浅梦;
东山和尚,迎风踏露,长龙莽莽引清流。
萧成荣 市区
拥六岭风光,久牵两塔钟声远;
揽三桥胜景,贯看双江鼓韵长。
金和耀 邵东
美哉,寺影映双清,如诗似画;
妙矣,钟声荡六岭,鉴古醒今。
吴贤志 市区
晓寺钟声,双江古塔清音绕;
新城画卷,六岭东山景色佳。
徐宏钧 市区
晓寺钟声,已随袅袅云烟去;
满城春色,但见悠悠紫气来。
朱志坚 市区
佛地有灵,钟声远播双江上;
东山厚爱,香火频传两塔巅。
向玉立 市区
古寺晓钟留故事;
东山景色展新姿。
卢金士 市区
景靓东山,观五百信徒朝古寺;
钟敲旭日,看两江碧水绕余音。
张芳林 市区
资水储情,世上甘霖千手转;
东山击磬,人间善道一心修。
颜文沛 市区
传说曩年,寺院殿堂钟鼓悠扬,梵音阵阵;
且观今日,摩天大厦阳光明媚,汽笛声声。
彭江秀 市区
山寺钟声,远去千年留古韵;
新城锦苑,迎来万户入琼楼。
许小群 市区
古寺钟声香火远;
旧踪姿韵景光新。
朱井华 市区
山寺晓钟闹古城,大地复苏,余音环绕;
濂溪书院惊省府,名儒讲学,活水长流。
蒋泽权 市区
古寺深幽,晨钟唤醒千年梦;
昭陵璀璨,旧地迎来万代春。
李锦生 市区
两朝书院育魁星,英才奔四海;
一代宗师兴宝寺,佛气绕双江。
邓满英 市区
古木参天,山寺钟声破晓,僧人递水长龙舞;
轻舟离岸,莲池菡萏飘香,雪鹭放歌振翼飞。
艾哲 市区
晓冷钟鸣,独草月移寻古寺;
风清浪涌,空余双塔望东山。
刘莉朋 市区
传经法,留袈裟,宝殿佛灵香火旺;
布讲堂,创书院,英才辈出美名扬。
邓国荣 市区
古寺钟声去远;
新城国运绵长。
唐勤俭 市区
拂晓钟声传玉宇;
清修佛地育贤才。

张竹青 市区
梵音回荡时,僧侣云集,古木森森禅乐袅;
曲径幽深处,晨曦初露,书声朗朗栋梁出。
(新韵)
朱连如 市区
昔佛宇连环,晨钟阵阵萦街市;
今琼楼栉比,鼓乐声声绕小区。
罗晓安 市区
袅袅梵音,菩提树下明心悟道;
昭昭学理,书院堂前解惑求知。
李平 市区
悟道东山寺;
启蒙宝庆人。
彭国祥 市区
钟响清晨,惊醒昭陵百姓;
僧归子夜,迎来皓月银晖。
刘登元 市区
问邵水清波,邀东山旭日,旧地钟声何再起?
穿时光隧道,乘盛世春风,新城晓寺盼重开。
李将坤 市区
寺里钟声穿梦入;
江边渔火唤天明。
石奇峰 市区
飞阁凌霄,景泰铜钟开眼界;
慈航普渡,禅林妙谛豁胸怀。
艾幸祥 市区
东山钟晓追尘去;
宝庆城欢逐梦来。
宋明烨 隆回
东山逸境,晨钟袅袅唤渔舟,二水清波留塔影;
古寺梵音,灵气融融浮殿宇,一轮皓月照禅心。
李保林 新邵
晨钟唤醒双江梦;
法雨催开六岭春。
罗国凡 新邵
无存古寺梵音杳;
尚在东山景物新。
李道远 新邵
烟笼古寺,引游屐頻来,拂晓钟声催帆竞;
名播东山,问仙踪安在?而今画宇矗云端。
罗典 新邵
宝庆禅师,经卷精深醒世;
东山古寺,佛音嘹亮萦堂。
李连生 新邵
凌波月色摇灯影;
破晓钟声唤客船。
岳向珺 新邵
小棹闻钟惊我梦,暮施法雨,晨读濂溪,资水长流帆独远;
新城叠影觅仙踪,履启后昆,钵传香火,佛光高照月双清。
陈联群 新邵
钟鸣晓寺千帆竞;
日出东山万铺开。
吕成武 新邵
东山古寺钟声远;
福地高楼好梦连。
雷 忠 新邵
风影撩开山外雨;
晨钟惊醒梦中人。
李奇龙 新邵
古寺鸣钟、呼僧醒客;
雅儒兴学、育李培桃。
陈毛卿 新邵
晓寺开灵气;
晨钟醒世人。
彭金星 新邵
东山福地钟声远;
宝庆尧天造化深。
刘启炼 新邵
古刹经文施法雨;
新城叠影入诗篇。
陈永 新邵
晓寺凌空,烟笼露染山林静;
晨钟荡远,霞映帆扬巷陌喧。
李文林 新邵
问古寺高僧安在,香火烟消,空余传说晒衣会;
看江山景色重开,画楼林立,要绘昭陵圆梦图。
莫良照 邵东
东山虽在寺无影;
资水长流钟有声。
朱亮辉 邵东
胜概难寻,已伴晓钟成故事;
先贤可仰,犹随大厦耸高标。
袁连华 邵东
东山忆寺,境界呈前风月美;
法眼观空,人生悟后水云新。
王爱武 邵东
钟声达意,听经通佛理;
书院寻踪,取水润文心。
宁小艳 邵东
山寺无存,唯凭记忆增新迹;
钟声已远,偶作诗词念古先。
李红霞 邵东
湖山醒梦时,晓钟曾和书声里;
胜日寻芳处,蚂蚁可还街寺间?
贺孝雄 邵东
钟声远去,典范长存,黉门学子功传世;
胜迹早封,精神永在,佛寺高僧德渡人。
黄伍 邵东
寺影桥影塔影,影影潜双水;
钟声鸟声书声,声声荡一城。
李红强 邵东
寺塔落桥影;
书院闻鸟鸣。
何琼彬 邵东
南北东山,山寺晓钟,钟韾巷闾名犹在;
宋明濂溪,溪濂学院,院誉潇湘梦难回。
蒋琼 邵东
东山品茗夜初静;
禅室拈花心自明。
何俊良 邵东
两水夹明镜,怎照见当年胜概;
一山脆晓钟,犹挂牵来者幽情。
柳岸 邵东
双清月影长流水;
六岭风闻大警钟。
金满卿 邵东
东山再起;
西佛如来。
伍冰 邵东
香火曾经迷远客;
小区今日醉游人。
陈桐君 邵东
似水中望月,如雾里观花,晓寺钟声僧去远;
于幽处澄心,宜东山读课,痴顽小子我来迟。
彭成名 邵东
山寺逢春建校园,化育先贤图大志;
晓钟易景悬亭榭,催生后俊展新猷。
杨红 邵东
东山曾吐佛音,尘心滤却通高古;
西澨残留蚌壳,利锁放开向静清。
刘畅觉 邵东
东寺看清尘世界;
山僧坐破古袈裟。
何谐 邵东
胜概难寻,濂溪书院钟声远;
新城高矗,古寺华经佛法长。
邓细华 邵东
溪院已随山寺远;
晓钟今伴阁楼新。
卿最明 邵东
当年资水碧波,传颂神仙故事;
今日晓钟溪院,成为亮丽风光。
邓武生 武冈
东山再起东山寺;
北塔飞来北塔亭。
宁端其 邵东
佛理常新,引来天外客;
钟声犹在,惊醒梦中人。
刘运喜 市区
钟声已逝追山寺:
故事长留忆码头。
傅国平 邵东
美丽东山留故事;
森严寺院变高楼。
萧四文 洞口
东山圣地,挂峰古寺擎天宇;
资水滩头,拔浪商船挤岸门。
周红波 市区
钟声绕寺,宣景泰繁华、宝庆风流,往事千年来眼底;
月色撩人,看莲荷茂盛、朱周古韵,洪名万里到天边。
周乐孝 隆回
寺庙僧踪无觅处,
东山客迹有来时。
杨长源 邵东
晨钟暮鼓,三朝寺院随风远;
古刹青灯,五百僧师梵语低。
王亮 邵东
东山再起又何难,揽六岭春,随钟声望去豁开眼界;
胜地重游当自乐,参全真佛,将月露收来洗涤心尘。
谌业海 市区
心经常念祈神佛;
钟鼓长鸣警世人。
陈历章 隆回
真人临宝殿,曾经道观皆名观;
旭日焕昭阳,今日东山胜佛山。
刘光辉 隆回
轻烟棹影江心月,
古寺钟声岭上梅。
欧阳栋轩 隆回
千年钟磬今虽沓;
三楚文章此更兴。
袁小伟 洞口
古寺晓钟流雅韵;
东山天籁是经声。
袁邦纯 洞口
敲钟醒世,三教圣神灵宝庆;
振铎育才,千秋书院大文章。
周攀科 武冈
灵山古寺泽黎庶;
拂晓黄钟唤古城。
周英明 武冈
古寺钟声传佛语;
东山春色醉人心。
严立辉 洞口
山寺钟声迎晓日;
经堂法雨洗心尘。
刘期贵 隆回
悠悠古寺,杳杳钟声飞禅韵;
赫赫灵神,丝丝法雨润凡心。
刘治安 新邵
寺古钟声杳;
禅深境韵幽。
刘 安 邵东
山寺招来僧侣客;
晨钟唤醒古城人。
萧玉莲 长沙
斋鱼敲落尘心事;
清烛引来慧眼人。
周小龙 娄底
古寺钟声,唤醒东山吟禪梦;
高楼塔影,移来学院觅仙踪。
黎祜银 隆回
钟唤黎明,忆和尚码头,浩浩然,布阵排兵生丽景;
香迷俊鲤,喜濂溪院内,融融也,争先恐后跃龙门。
欧阳飞跃 隆回
峨峨二塔,浩浩双江,熠熠千年文脉;
振振晓钟,巍巍山寺,悠悠一片禅心。
王春艳 市区
钟声已杳余音在;
书院不存诗韵传。
黄兴国 邵东
双江水韵千帆渡;
一寺禅声九岳传。
邹宗德 市区
钟声从景泰而来,云带鸽携,唤醒两江舟子,一城禅梦;
木铎自濂溪以振,穿霞破晓,飞扬韵绕双清,水激三千。
